空氣質素新標準環團批小修補 促全面採納世衞指引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5/03 00:00

最後更新: 2019/11/26 16:55

分享:

分享:

環團綠色和平批評港府對香港空氣指標仍比世衞寬鬆,未能顯出改善空氣質素及保障市民健康的決心及承諾。(曾耀輝攝)

港府正檢討香港空氣指標,建議只收緊二氧化硫及PM2.5兩種污染物的標準,最快今年內諮詢公眾3個月。有環團批評,當局建議的新標準仍比世衞寬鬆,僅屬小修小補,更估算本港每年生產力損失將多近1.5億元,而上呼吸道感染求診次數年增逾26萬次,增幅約3倍,促政府全面採納世衞指引。

政府建議收緊可吸入微細懸浮粒子PM2.5的濃度至每24小時的每立方米50微克,但每24小時容許超標的次數,則由現時9次增加至35次;亦擬收緊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至每24小時每立方米50微克,可容許超標次數同樣維持3次。

環保署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專家小組去年估算,本港2025年PM2.5的年均水平為每立方米24微克,環團綠色和平根據評估資料,再以本港2015年實質PM2.5的年均水平、每立方米30微克為基準,估算出PM2.5如只下降至政府建議的新標準,保守估計本港每年生產力損失將多近1.5億元。

本港空氣汚染問題日益嚴重,港府正檢討香港空氣指標,但只建議只收緊二氧化硫及PM2.5兩種污染物的標準。(曾耀輝攝)

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楊凱珊表示,空氣污染亦會直接加重本港公營醫療負擔,她說,若以政府新建議的PM2.5年均上限指標與世衞指引比較,本港每年將有多2,162人死亡,醫療系統亦每年要額外承擔逾26.4萬次上呼吸道感染門診求診次數,比例相等於醫管局2017/18年度普通科門診次數4.1%,另要承擔1,337次急症入院次數,導致醫療開支多出8,024萬元。

楊凱珊指,政府只強調會循序漸進地改善本港空氣情況,但從未就本港空氣指標全面採納世衞指引定下時間表、路綫圖等,批評政府對修訂只作小修小補,目光短視,更未能顯出改善空氣質素及保障市民健康的決心及承諾。

她要求政府全面採納世衞最嚴謹空氣質素標準,並制定有力政策改善空氣質素,包括加強與廣東省政府合作改善區域污染,針對水上和陸上運輸等本地主要污染源採取措施,如推動遠洋輪船泊岸轉用岸電設施、加快公共交通電動化和控制私家車數目增長速度等,保障市民健康。

環境局發言人回覆TOPick時表示,局方將於今年內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,其後將考慮收集的意見,並就最終的建議諮詢環諮會和環委會。如若收緊指標,環境局會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,以期盡快落實新的指標。